产品中心
你可能喜欢看
- 高耐磨高耐腐双吸中开泵选购指南
- 大流量高杨程双吸中开泵的结构和应用
- 千米以上杨程的中开泵有哪些优势
- 高耐腐耐磨中开泵有哪些用途和场景
- 大流量中开式离心泵有哪些优势
- 高扬程中开式离心泵怎么选择型号
- 双吸中开泵的填料介绍及其作用
- 双吸中开泵的填料环介绍及其作用
- 双吸中开泵的填料压盖介绍及其作用
- 双吸中开泵的轴套介绍及其作用
联系同大
MDK系列水平中开多级离心泵
扬程范围:60~1200m
适用温度:-40~+200℃
设计压力:16MPa
设计转速:2980rpm\1480rpm
输送介质:固体含量不超过3%的液体
概述
MDK系列自平衡抗磨损水平中开多级离心泵为我公 司吸收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技术而研发的轴向剖分,两端支撑,抗磨损,自平衡多级中开离心泵。该泵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如下特点:
1、结构紧凑、布局合理、运行平衡、可靠;
2、泵性能高效,且高效区域宽;
3、振动、噪音小,使用寿命长;
4、具备强抗腐蚀性和抗磨损能力;
5、泵的设计和制造完全采用API610及MT/T114标准。
性能参数
流量范围:20~2500m³
扬程范围:60~1200m
适用温度:-40~+200℃
设计压力:16MPa
设计转速:2980rpm\1480rpm
输送介质:固体含量不超过3%的液体
应用范围
管道原油输送,流程加料,去氧化皮,矿井排水,动力回收,反渗透给水,海上平台注水,煤化工洗涤塔给水,水力采煤,采卤及卤水输送,中压与次高压锅炉给水,海水、污水、石油、化工流程等酸碱性介质输送。
型号说明
安装图纸
机组泵房
水力设计
1、采用国际先进水力模型并进行CFD 仿真计算分析,从流体力学性能原理上做到泵壳与叶轮的完美匹配,确保产品高效,且高效区宽,汽蚀性能良好。
2、双吸叶轮两侧交错布局,有效稳定从叶轮流出的液体的频率,消除运行中的脉冲现象。
3、优化叶轮与泵壳蜗壳分水角及运行间隙,消除喘振现象的发生。
4、过渡流道对称布局,达到径向力平衡。
结构特点
1、泵壳为卧式水平多级中开离心式结构,吸入口和吐出口均在泵轴心线下方,维护和检修时不必移动电机和管路,打开泵盖则可移出转子进行维护,而轴承和机封维修则不必拆动泵座和泵盖。
2、泵壳为中心线支撑结构,介质温度的变化只会引起很小的壳体整体均匀变形,对机组整体影响较小。
3、双蜗壳压水室自动平衡径向力,消除作用在转子上的交变应力。
4、半螺旋结构的吸水室并加长预旋长度,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。
5、泵的壁厚除了保证满足泵压力等级要求之外,同时留有足够富余的腐蚀余量。
6、转子为刚性安装,所有零件安装一起进行动平衡,以减少不平衡而带来的机组振动。
7、主轴上叶轮安装键槽互为120圆周交替分布,减小键槽带来的对轴刚性的影响。
8、转子轴伸采用锥形结构,便于联轴器的安装与拆卸。
9、首级叶轮为单吸时,泵为偶数级,叶轮均背靠背安装,首级叶轮为双吸时,为奇数级,除首泵级外其余各级叶轮均背靠背保证泵组的轴安装。向力平衡。
10、轴承结构分为三种形式:
a、滚动径向轴承+滚动轴向推力轴承;
b、滑动径向轴承+滚动轴向推力轴承;
c、径向推力滑动轴承;
11、轴承使用寿命:在额定条件下运行25000小时以上。
12、润滑方式:稀油润滑。
13、冷却方式:自然冷却、风冷、水冷、稀油站强制冷却。冷却方式根据载荷大小,输送介质温度高低等因素而作选择。
14、轴承设置有调位油杯,适时补充运行中润滑油的损耗。
15、泵轴端密封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,根据介质、温度、使用环境而选择。填料密封只按用户要求配置。
16、机封冲洗、泄漏保护系统能保证泵在工作环境下连续无故障运行。
17、平衡管经高压端减压腔和吸入端连接以平衡高压端机封压力。
18、机封冲洗方案根据介质,工况要求选择。
19、监控系统:
a、温度监测:前后轴承、泵壳。
b、振动监测:前后轴承。
c、泄漏监测:机械密封。
20、传动与安装件:
a、泵由加长膜片联轴器与驱动机直接传动,也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其他形式的传动方式。
b 、可灌浆钢制公共底板用于泵和驱动机、控制系统等一起成撬安装。
c 、可开启的联轴器保护罩安装在公共底板上。
d 、泵和驱动机、控制系统带泵机组房一体化成撬的可移动整体安装结构。
- 上一篇:DH系列高扬程两级水平中开式离心泵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